东日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留言板
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
0471-3971709
非诉律师:匠心与乐趣独具
发表日期:2018-05-21
点击次数:
二零一八年五月,是我通过司法考试第三个也是我来到内蒙古东日律师事务所工作第二年。

身边的亲戚朋友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当律师?女孩子不如去考公务员或者进企业来的轻松。

接连两年司法考试350分的时候,周末加班的时候,深夜下班的时候,我也时常思考,我为什么要做律师?

律师界有条通用规则:律师从来不加班,因为律师从来没有下班。作为实习律师的这一年深刻地体会到,律师所付出的艰辛不仅仅是时间,当事人提出的严格要求,公检法的刁难,以及同侪之间的压力种种。现实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一位律师如果没有长久的情怀或坚定的目标,恐怕很难坚持。强烈的目标感,这也是在很多同事和前辈之间肉眼可见的闪光特质。

而我,其实却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做律师。我的二十几年和我的性格一样随心所欲,懒懒散散,从未设定人生规划。或许很少有人像我,阴差阳错选择了法学专业,莫名其妙的经历了司法考试,却在没日没夜的背诵和练习中真诚地喜欢上了这门学科,萌生了成为律师的想法。经历了两次司法考试失败的我也终于,于2016年的春天得偿所愿,在东日成为一名实习律师。

但彼时的我,也只是怀着一腔好奇与热情,带着普通大众对于律师行业的理解,站在行业门外暗自遐想律师的风光,一头雾水地选择了非诉。甚至不知道非诉有哪些业务,就慌慌张张地开始了这一年的实习工作。

出差习以为常,作息朝五晚九,项目堆积如山,对待客户要如沐春风,谈起非诉业务个中辛苦,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从接到任务就头疼,到尝试着主动分析案件层次,非诉业务给我带来的乐趣,恐怕远远大于辛苦。

“设计”的乐趣是非诉业务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曾狭隘地认为,非诉律师的业务是从书面的语言文字和当事人陈述中罗列事件的基本情况,找出与法律法规冲突之处给当事人作出提示。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阅读了所里大量的尽调报告和起草的合同,看同事约谈当事人,不厌其烦地解释专项设计思路,逐渐感觉到,世界并非非黑即白,法律人的工作也并非机械、古板地操纵法律,将其适用在一个又一个案例上,告诉当事人爱憎分明——而是要将法律中存在的人文关怀、正义情感以专业化和和理性的态度表达在外,让当事人体会你的思考维度,传达法律美学

非诉业务具有设计美学的形式之美。小到文书的字体字号,大到阐述思路、排版装订,无一不体现着非诉的形式之美。例如,在法律文书中,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的交错运用,可以使人感觉到文书层次非明,干净利落。在出具法律意见或尽职调查报告时,不能头重脚轻或侧重不一,每个标题项下文字的长短都有讲究。

其次,非诉文书具有内容之美。律师在写作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逻辑思路阐述问题。面对己方当事人,律师通常会选择使用简单的逻辑,将复杂的内容用平铺直叙的语言或图表表现,扩大当事人的理解广泛度;而对于同事之间或面向对方或对方律师的文书时,律师通常会选则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方式,逐渐引人入胜,突出自己的中心思想,向对方阐述你对该案件的理解深度。

“眼界”是我在非诉业务的处理中的另一种感受。

所里有很多并购重组、私募股权以及公司常年法律顾问业务,会接触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创业公司等多种公司组织形式及公司业务,在协助公司实现其目标时,对公司的历史、构架、发展规划都要有所了解。同时,由于近些年法律法规、财政政策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改革和变动,不一而足给公司企业带来了诸多变化,身为非诉律师,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变化带来的行业冲击。

从事其他稳定行业时,你可能一眼可以望去今后四十年的自己,但在律师行业,专业素质、机遇、人脉资源种种不确定因素,你可能在从业五年十年后也无法预见未来的自己。但换句话说,只要善于学习,从事律师行业,永远来得及。

我在大学的社会学课程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所谓自由,就是拥有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权利。若此前提成立,其他一切皆顺理成章。”,这句话一直被我奉为圭臬:生而为人,可以为暂时的窘境屈服,但一定要有为自己的发声的信念和自由。所谓律师,可能不过大抵如此,为实现他人的自由而发声,为实现自己的自由而奔波。

可律师又是不自由的,律师的工作之处便是无处不在的枷锁之中。法律的规定、当事人的要求、对方的抗辩、社会舆论压力和社会道德要求种种工作压力,将律师的主能动性压缩在了有限的程度。但是这也是律师工作的有趣之处:如何在高度自律、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如履薄冰,为实现真正的权利自由而奋斗。

 小野二郎纪录片《寿司之神》中说:“你必须要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里。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完美,爱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

二零一八年,只是我律师生涯的开端,我依然不知道有多少年的路要走。或许我将浅尝辄止,在不久的将来选择我认为安逸的工作;或许这门行业将会伴随我一生,我将终身为此汲汲营营不断挑战。我想当我作出决定时,又是一场新的冒险和旅程,但我在从事律师工作时所感受到的工匠精神和挑战未知领域带来的乐趣,将会一生受用。

十年后的我,再见。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漫步野马图,走进大自然       下一篇:多一份知识,多一份收获——我所举办“知识竞赛”活动
版权所有 © 内蒙古东日律师事务所 蒙ICP备14003167号-1 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站制作由内蒙古网络公司千投网络公司提供 法律声明